我为微公益代言,传递青春正能量!做客晋江电台FM91.4

发布时间:2019-11-20来源:团委会点击数:1963

行虽微,善乃大,我为微公益代言,传递青春正能量!这份相遇,是属于安职人的小幸运。公益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只言片语所能诠释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自己的生活艺术家,让诗和远方不再遥远。当有一天,公益正能量以破竹之势萌出绿芽,开花结果,那抹温暖的绿意与清香中,就象一缕穿透心灵的阳光,它不仅温暖着受助人及其亲朋好友,也温暖着周围所有正直善良的人,并激发起他们奉献爱心的热忱。

11月20日,我校蔡连顺副校长、团委书记许小茴、团委副书记郑金土做客晋江人们广播电台FM91.4侨乡之声董喆主持的《志愿心声》栏目,畅谈我校几个公益项目发展历程。

专业志愿服务

近十年来,我校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统领,实现“专业”志愿服务创新发展。2009年来,我校在晋江社区、商场、旅游景点、中小学开展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志愿服务,续写雷锋精神。每到一处,各专业志愿服务队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艺术类专业学生带来了泥塑、理发、化妆、盘发、儿童互动舞蹈表演、免费合照等特色服务项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学生的关注;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开展的DIY照片免费打印、个人证件照制作、手机免费清洁、学生影视作品展示等项目颇受市民、学生的欢迎;机械类专业学生则让市民们、学生体验了一把神解孔明锁、触电惊魂、幸运大转盘的乐趣;财经商贸专业学生在现场开展了有奖点钞和慈善义卖活动,同时灯谜区和剪纸活动体验区也颇受市民、学生的喜欢。同学们热情的服务态度,熟练的专业技能,赢得现场市民、学生的交口称赞。办好特色专业,服务当地经济,一直是我校的办学宗旨。通过一系列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又在服务乡亲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发扬专业,传承精神”,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对本专业也有了更强烈的兴趣。学习雷锋精神,更需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我校师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让“雷锋”永葆“青春”,把由运动式、简单化的学雷锋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发展,不断结合时代创新内容。每个月、每个假期都要争取把学生专业特长带到晋江各个村镇进行便民服务,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助力晋江世中运,展现我校师生青春活力和友爱互助的风采。


“三大佳节”走访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家庭

“三大佳节”走访困难学生、残疾学生是我校团建品牌服务项目,走访中,每到一处,都与困难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具体困难,并给困难户送上生活物资以及诚挚的节日红包祝福,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勇于面对生活,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共同迎接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如缕缕阳光温暖着困难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的心。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三大佳节”走访困难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慰问活动,这是学校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搭建家校联系平台,也是落实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走访慰问活动,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了资助工作的有效性,还将学校的温暖与育人理念传递到困难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确的帮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爱老人,感恩前行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我校与闽南孝亲安养院、安海慈静安养院建立校外爱心基地。为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按摩、聊天;帮忙打扫安养院食堂、卧室;帮忙运载黄土、填充水池、种菜、拔草,爷爷奶奶脸上欢快的笑容、止不住的赞扬声、院里义工的认可、感谢、夸奖让志愿者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助人的乐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不仅为老人送去温暖,也让志愿者们更加理解尊老敬老的的传统美德,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我们也将继续长期坚持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爱护老人,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建文明城市奉献自己的力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颗公益心、一段公益行。作为一个平凡但想在生活中开出花的安职人,我们立志于把公益带到晋江的每个角落,让公益不再平凡,让生活不再平凡,让有限资源达到循环利用,让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艺术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