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晋江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

发布时间:2013-05-0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21

教育系统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根据《福建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意见的通知》(闽教基〔201321号)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

中小学、幼儿园节约教育具有特殊重要性。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节约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开展素质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培育学生勤俭节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带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意义重大。教育系统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节约教育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与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进行有机融合,精心部署,全面推进。

二、落实各项工作

1. 完善节约教育管理制度和节能型设施设备。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落实勤俭节约办教育的精神,结合节约型校园建设,对学校的大型及常用物业实行精细化管理,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纸活动,以实际行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体现节约要求,自觉抵制奢侈浪费行为。推广使用节能的照明、电教等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勤俭节约条款,自觉做好学生教育的表率。

2.把节约粮食作为节约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系统各单位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倡小份多次管饱的文明就餐方式,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在供餐工作中要加强引导,提倡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倡导合理就餐,彻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寄宿制学校尤其要根据寄宿生情况,加强食堂的精细化、人性化管理,把国家和省市有关农村营养改善计划的补贴补助用到实处。

3. 把节约教育成效纳入校长、师生评价体系。我市将把节约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考核校长、教师的重要内容,并与校长晋升、教师评聘、绩效工资相挂钩。校长、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此外,教育系统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评价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将学生日常节俭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评先评优挂钩。组织开展“节约之星”争创活动,发挥榜样作用,以物质、精神等形式激励师生参与节约行动。

4.把节约教育融入日常课堂教育教学之中。课堂是开展节约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系统各单位要指导教研部门组织骨干教学力量,深入研究节约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不同学科和学段教学内容,有机渗透节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等价值观,结合学科知识,了解节能减排的方式方法,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节约规定的良好行为习惯。

5.在勤俭节约体验活动中进行养成教育。教育系统各单位要组织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同时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设种植、养殖等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参与劳动、体验劳动,增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亲切感。组织学生到绿色、节能、减碳、资源循环利用的社会实践基地,观察了解节粮、节水、节能的知识和方法,并开展相关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我从点滴做起的习惯。

6.丰富开展节约教育的其他载体和形式。教育系统各单位要依托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强节约文化宣传。根据学生实际,通过主题活动、主题班(队)会、征文演讲、知识竞猜等传统方式,结合微博评选、剧情表演、科普讲座、回收实验等新型方式,举办“节约周”、“节水日”、“节点日”、“节粮日”等活动。要积极开展“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带进家庭”的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家庭、社会树立节约文化,形成全社会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督导检查

我市将把教育系统各学校开展节约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情况,纳入督导指标体系,并作为“文明学校”、评先评级等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市教育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平台(举报电话:85660297),认真受理举报,对浪费现象严重的学校和个人,经查实后给予曝光,并严肃处理。

各级各类学校要注意发现和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全面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将工作动态及时向晋江市教育信息网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送,在教育系统内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掀起活动高潮。

 


 

 

晋江市教育局

2013424


TOP